2012年1月11日上午10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都江堰野放中心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一期工程落成暨首批野放过渡训练大熊猫入驻仪式在都江堰野放中心隆重举行。6只大熊猫作为成都首批野化过渡研究个体,率先回归它们的祖先曾经走出来的那片山野—都江堰玉堂镇马家沟,踏上了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的回家之路。
仪式现场
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必须对其进行野化过渡训练,通过野化过渡训练,培养和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野化过渡训练必须经过科学、系统研究和探索,也是一项艰巨、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们今天选择不同大熊猫个体开展其野化训练,要在遵循个体发育规律以及生活状况的条件下进行,这一过程可能要求大量的科技人员的参与分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放归个体选择与野化培训:以提高放归个体野外生存能力为目的,该阶段包括:
(1)个体选择;
(2)通过野化训练,使得放归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包括减少圈养的动物所特有的不正常行为;
(3)放归方式的选择。
第二阶段,放归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利用遥感技术、景观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行为生态学知识相结合,对放归目的地的栖息地和种群状况进行评估,包括遗传、疾病、种间关系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同时,还要综合考虑适宜熊猫野放的户外环境的量化环保指标:
(1)是否有造成野生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
(2)是否有足够并受到良好保护的栖息地;
(3)栖息地中大熊猫种群数量是否达到饱和;
(4)放归是否给当地民众造成负面影响;
(5)放归是否获得当地社区民众的支持;
(6)放归是否获得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参与。
第三阶段,以提高驯化个体的生存能力为目的,通过以下6个方面进行野化培训研究:
1)觅食行为包括食物的加工和处理(营养与能量代谢)的研究;
2) 对生存资源的识别能力包括巢穴利用方面的研究;
3)躲避敌害能力的研究;
4)领域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表达包括标记物的标记与识别等研究;
5)成功参与繁殖的能力研究;
6)运动、定向和定位能力研究。其中觅食行为与能量代谢方面已经获得今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领域行为及其识别机制已经申报四川青年基金。对于巢穴行为与利用,将进行人工巢穴方面研究,并且于2011年10月派出相关人员到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大熊猫较为丰富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解放归后运动定向和定位的能力,拟到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学习“泸欣”放归后活动状况的监测。利用竹子栽培技术进行野放中心的主食竹子的栽培等等。
第四阶段,放归后实施监测: 关于放归的驯化个体,主要通过佩戴GPS项圈和采集新鲜大熊猫粪便,以及对人工巢穴的利用状况,了解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通过GPS项圈的数据可以了解大熊猫空间分布与利用,通过采集大熊猫新鲜粪便了解大熊猫对食物(主要是竹子)利用与能量的方面的相关分析;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同域分布(放归区域)大熊猫以及其它动物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了解大熊猫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等。同时,基于大熊猫野生条件下的生态学知识,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技术手段包括GPS项圈、3S、ENFA模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疫源疫病等方面。
为增强大熊猫野性和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能力:新环境比较接近野外生存环境,所以首先是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训练。包括对兽舍、室外活动场、气候条件、温度等方面的适应。
二、逐渐减少与人直接接触的时间。不再进行人工驯化,饲养人员与大熊猫彼间的交流、接触时间逐渐减少。
三、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饲喂精饲料补充料和其他添加剂,让其完全采食竹类。
四、构建一个模拟野外的竹子采食区域,根据季节不同保持区域内的有新鲜的竹类,这些竹类将全部采用插入地面的方式放置(即模拟野外竹类生长的方式)。在这阶段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其生活,减少动物室内活动时间,大熊猫主要在室外活动场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加野外生存能力。
将具有一定野外生存能力的大熊猫放于野化过渡试验区,该区域在更大范围内模拟野外生活环境。大熊猫将完全以竹类为生。相对于野化饲养区,该区域基本没有人工建筑物,竹类将更为广泛的分散于不同地方。大熊猫只有保持不断的移动和采食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这将非常类似于野外大熊猫的生活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野外活动能力。
“过去我们用了50年的时间来挽救大熊猫,并致力于人类与大熊猫的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还将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它们回归野外,而不是一直让它们呆在兽舍里,这是成都熊猫基地的使命,也是成都这座城市作为‘熊猫故乡’的历史使命”,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说。
6只首批入驻都江堰“熊猫谷”的大熊猫都属于亚成体,相当于人类少儿期,发育迅速、胆子较大,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其中星蓉、星雅是一对双胞胎。成都熊猫基地用了将近1年时间,从谱系、健康、遗传背景、性别配比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观察,最终从现有108只大熊猫中选择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国家森防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中国大熊猫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陕宁,住建部中国动物园协会会长郑坤生,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瑞武、市林业园林局局长艾毓辉、成都市市长助理和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都江堰市政府市长徐富艺,以及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和市旅游局领导,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美国大自然协会(TNC)、保护国际(CI)等国际保护组织,日本和歌山动物园、日本白浜野生动物园、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科研合作单位代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都江堰龙溪虹口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王朗国家级保护区、麻咪泽省级保护区、栗子坪国家级保护区出席了本次仪式。
国家森防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发表致词
星蓉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下称基地)在国家、省、市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自1987年建立以来,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通过科技攻关,成功繁育大熊猫109胎161仔,成活119仔,现存108只,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大熊猫保护的动物资源、科技水平、文化积累和发展环境处于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已具备了实施野外放归种群基础和技术支撑。
基于其他物种放归经验与教训,在保证圈养种群自我维持的前提下,我们对野化个体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科学遴选:
一、年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对其生存环境的要求,我们选择亚成体大熊猫(2-4岁),因为幼年和老年个体生存能力弱容易导致疾病并伴高死亡率,不宜进行野化训练,而亚成体大熊猫基本完成了从吃奶到吃竹子的食性转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为野化训练的适宜对象。
二、健康状况:主要从体重、体尺、牙齿、心律、呼吸、体温、血液常规、血液生化、组织器官发育等健康指标以及相关的行为能力进行选择。
三、性别:鉴于不同性别的释放个体可能会对目标种群的复壮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次野化研究大熊猫个体选择考虑了不同性别搭配。
四、遗传背景:备选野化个体不影响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健康发展,同时兼顾野化放归的遗传保护。
根据上述标准与野化训练要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确定了首批入驻都江堰野放中心的大熊猫为:
一、星蓉:谱系号680,雌性,出生于
二、星雅:谱系号681,雌性,出生日期为
三、功仔:谱系号711,雄性,出生日期为
四、迎迎:谱系号724,雄性,出生日期为
五、芝芝:谱系号763,雌性,出生日期为
六、琪琪:谱系号764,雌性,出生日期为
目前,野放中心已经在兽舍建筑、室内外饲养设施设备、环境富化、饲料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为这六只大熊猫的入驻以及开展下一步圈养大熊猫野化过渡训练研究奠定了基础。
星雅
中国动物园协会会长郑坤生发表致词
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发表致词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瑞武发表致词
功仔
迎迎
芝芝
成都市市长助理和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发表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