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大熊猫趣闻
神秘的“僵猫”
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 作者:图/文 钟婷 时间:2013-10-15 14:42 点击率:
 

  “僵猫”?很多朋友可能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那么僵猫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圈养大熊猫的一种特殊群体,是大熊猫健康水平降低的典型现象,这种病被称为“营养不良综合症”,患上病症的大熊猫被通俗地称为“僵猫”。

 

  僵猫们在最初幼年时会表现为呕吐和腹泻,最后还会发生腹胀。在成年后,他们外表体现为皮毛不光滑,体重仅能达到60kg左右(大熊猫平均体重100kg左右——编者注),严重影响到了他们自身的生长发育。他们的发情期也极其不稳定,雌性大熊猫的排卵期只能靠人的肉眼猜测,这就增大了不定性。后来研究发现,过度麻醉会造成大熊猫不育现象的产生。即便最后可以生育幼仔,幼仔体重正常,但是雌性熊猫也可能没有奶水。而且,患了这种“营养不良综合症”的大熊猫死亡率也比较高,对大熊猫的种群破坏非常大。到2000年左右,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仍然存在着8、9只僵猫。
 
160-10月钟婷新闻-神秘的僵猫 (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僵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发现大熊猫在夏天食欲会变得很差,不喜欢食竹,而在春秋季节,一旦大量新鲜竹笋出现,他们的体重又会飙涨。为了防止在非出笋期大猫熊猫体重减轻的这一现象,当时就给大熊猫采取喂养肉类、奶粉等蛋白质精料的做法。生产后的雌性熊猫还会被当成人类一样“坐月子”,喂食一些补血生奶水的食物,如炖猪蹄汤。这样,大熊猫的食物就被人为地改变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僵猫”的产生。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种群威胁,熊猫基地的专家们是绞尽了脑汁,最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非出笋时期还是要让大熊猫回归到真正的主食---竹子。最初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大熊猫们吃惯了以前的“好东西”,怎么还会愿意吃干干的竹子呢?但是后来到了出笋季节,大熊猫又开始对鲜嫩的竹笋产生兴趣了。慢慢地,大家终于看到了大熊猫在转变主食后的巨大成效,他们的体重开始增加,与此同时,僵猫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因此,大熊猫的繁殖能力也有了大步飞跃,到今年截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128只。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年第一个生产的雌性大熊猫“莉莉”,它以前就曾经是僵猫的一员。“莉莉”从小身体就不好,以致于它的体重在成年后长期只有70kg左右。由于它孱弱的体况,以前曾发生过产下死胎或者先天发育不全的幼子的情况。近年来,通过基地科研人员的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莉莉”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体重达到甚至超过了很多正常雌性大熊猫的体重,这也是为何它能在去年以20岁高龄产下一只健康的雄性大熊猫“奥莉奥”。要知道,如果把“莉莉”的年龄换算成人类,那可是八十岁的老奶奶了。 
 
160-10月钟婷新闻-神秘的僵猫 (2).jpg
 图为大熊猫“莉莉”和它的孩子“奥莉奥”。曾经很孱弱的“莉莉”如今已经有102kg,早已脱离了僵猫的行列。大熊猫“奥莉奥”则是个健康宝宝,作为“2012班”的“领军人物”,一直扮演着大哥哥的角色。
 
 
【注】资料参考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王成东2013年9月关于《大熊猫初乳免疫与幼仔成活关系》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