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闻提示
国宝大熊猫
“家底”调查
为了摸清国宝大熊猫的家底,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开始于1999年,完成于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大熊猫数量为1596只。此前,我国还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进行过两次大熊猫调查,统计到的熊猫数量分别为2459只和1114只。
近年来,大熊猫数量是否仍然稳步增加?栖息地是否有改变?这是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保护区建设和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四调的统计数字会比三调时高一些。
国家林业局日前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将在本月初发布。
这个消息让古晓东、胥池、张剑很兴奋,他们都是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以下简称四调)四川省调查队的成员。为了这个报告,他们从2011年开始做了为期两年的野外调查,又经过了近一年半的期待。如今,结果即将揭晓,已经解散的调查队员们情不自禁地想起“给熊猫查户口”的那两年。
揣着蛇药 调查队山里走了两年
“给世界一个交代、清查国宝数目,这些都是外界给我们工作的高大上称呼,我们常称自己叫‘捡屎队’。”参与四调的四川调查队副队长古晓东说。野生大熊猫警惕性极高,在野外发现大熊猫实体其实是一件“撞大运”的事情。调查队员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划定的调查“样线”里寻找熊猫的生活痕迹,而粪便是最容易获得的研究对象。
“样线”是地图上的矩形区域,每条样线大致为两平方公里。调查队员每天至少要完成一条样线。“要在样线里来回穿行,走U字形或Z字形,地毯式搜寻熊猫痕迹。”调查队员张剑说。
他们也自嘲为敢死队的谐音“赶屎队”,除了调查使用的PDA、卡片式相机、游标卡尺、调查表、五一式罗盘仪,还有蛇药、肠炎宁……这都是他们的随身常备物品,跟随他们走遍了39个大熊猫分布县(市、区)。
省林业厅介绍,调查队2011年11月正式开始工作,2013年11月完成调查,前后共有上百人参与。调查总面积超过250万公顷,样线超过16000条,除了调查大熊猫的生活痕迹,队员们还记录了区域内的其他野生动植物信息、保护区保护状况、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已经被汇总,分析出最新的繁衍生存状况,第四次大熊猫“人口普查”的结果,即将发布。
粪便里的学问:“咬节法”辨熊猫
如何确定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主要采用的是“咬节法”。
“大熊猫将竹茎咬断,粗粗咀嚼后吞下,竹茎经过其消化道排出后,几乎仍然能保持竹茎原来的长度和形状,粪便中的这些竹茎被称为“咬节”,而咬节被认为带有大熊猫的个体特征。通过批量测量咬节的长度,可以区分大熊猫个体。”这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尹玉峰等人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对咬节法的简单介绍。
对调查队员来说,野外的熊猫粪是宝贝,甚至越新鲜越珍贵。大熊猫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吃下几十公斤的竹子,产生大量粪便。熊猫粪形状与红薯大小相似,因为熊猫肠道很短,粪便不仅没有想象中的臭味,新鲜的粪便还会保留竹子的气息,也保留了完整的竹茎咬节。
因为大熊猫幼体进食的多是竹叶,咬节法对它们并不适用,所以三调、包括本次四调,调查结果显示的都是成年大熊猫的数量。
此次调查 还引入DNA识别法
因为咬节法的实用性,也为了方便跟三调做数据对比,四调采用的方法仍然以咬节法为基础。不过,DNA识别法也被引入到四调中。“DNA识别对熊猫粪便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新鲜的粪团外才会有一层黏膜。”张剑说。在他两年的野外调查工作中,发现新鲜粪便的次数并不多。“三天以内的粪便一般是可以提取DNA的,处在阴凉处的五天也差不多,时间更久的恐怕就不成了。”
在野外发现新鲜粪便后,工作人员会把它装进瓶子,用无水乙醇浸泡,粪便外层黏膜里的熊猫肠道细胞就会被分解出来,以便提取DNA。这样的瓶子会被冷藏,然后运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进行提取、研究。
揭秘
雪地穿行、溯溪渡河 见到熊猫要讲运气
野外调查的两年,最让调查队恼火的是雨雪。上百号人在深山林地中工作,湿身是常有的事,队员们最惬意的时候,就是傍晚回到营地生火取暖。
为了调查一个指定的区域,队员经常要走很多路,最苦的是渡河。胥池参加过两次大熊猫调查,他说在河谷里走,只能溯溪而行,没路了就得到河对岸找路走,曾有一个队员往返营地和调查区域之间,一天渡河近百次。“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会脱衣服裤子过河,后来根本就懒得脱了。”参与调查的张剑说。
穿着湿衣服赶路、在雪地里穿行这些“家常便饭”,队员们都还吃得消,最难熬的还有不能回家。“每年的调查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七八月份雨季到来算一个阶段;9月份再开始后半年的调查,一直到11月底。期间只有寒暑两个休整期能回家。”张剑说。
“大熊猫看起来笨拙可爱,其实在山林里无比机警、行动迅速。它们嗅觉和听觉都很发达,察觉到人后会马上躲起来,能见到熊猫实体是要讲运气的。”古晓东说,两年野外调查,所有队员看见熊猫的次数也就十次左右。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李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