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是一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在成都熊猫基地长期开展的公众教育项目,旨在通过让参与者担当一名大熊猫保育员方式使其体验如何照顾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起居饮食,从而更直观地吸收大熊猫的相关科普知识。
7月1日,来自美国的Nguyen女士与Diekmann先生就参加了“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体验。
上午9时许,两位美国客人进入熊猫基地后在我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抵达了此次活动的开展地点——熊猫2号别墅。
在完成听取注意事项,穿戴防护服、鞋套以及手套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两位见习保育员在饲养员的指导下开始了今天的第一项体验工作:搬运和置放大熊猫室内活动场的食用竹。食用竹置放完毕后,俩人又对大熊猫兽栏的外部通道进行了清扫和冲洗。
虽然兽舍内装有空调,但进行这两项颇耗费体力的工作依然让见习保育员们汗流浃背,不过即便如此,俩人依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全部工作内容。至此,上午的“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暂时告一段落。
搬运食用竹到大熊猫室内运动场
将食用竹置放到活动场指定区域,方便熊猫取食
清扫冲洗兽栏外部通道,保持兽栏外部整洁
午饭过后,稍作休整,两位见习保育员开始了下午的“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行程。下午活动的第一项,是给兽栏内的大熊猫喂食苹果和熊猫窝窝头。虽然大熊猫性格温驯,但由于喂食的对象都是成年大熊猫,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见习保育员在喂食的过程中严格遵守饲养员的指示,与兽栏保持了一定距离,并将食物插在竹竿顶端,通过竹竿把食物递送给兽栏中的大熊猫。
喂食大熊猫,令人兴奋却又需要格外小心完成的工作
活动最后、也是最为辛苦的一项工作是清理大熊猫室外活动场的粪便与残留的食用竹。当天最高温度达到了三十摄氏度以上,而下午又恰好是一天中最为闷热的时段,但两位见习保育员顶着满头大汗认真而高效地完成了所有清理工作,为全天的“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划下了完美的句点。
清理大熊猫粪便是为了保证室外运动场的卫生,防止可能致病细菌的滋生
清理残留的食用竹,为下一次投放食用竹做准备
两位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通过此次活动经历,一方面为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大熊猫日常生活而兴奋不已,另一方面,在短短一天的体验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熊猫饲养员不为人知的辛苦。在表达对饲养员钦佩之情的同时,Nguyen女士与Diekmann先生也表示,会把这一次难得的体验和学到的知识讲述给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来参与“大熊猫见习保育活动”。
两位活动参与者在月亮产房的留言簿上留言
活动结束后的合影留念